第(3/3)页 就算他们离开中原,又该以什么样路线才能让双方都保持安全距离等等。 于是圣旨里,还写明了‘康熙,希望方譬作为城外起义军的代表,孤身一人进入城内讨论这些事。 而这位年轻的皇帝,也很想见见一手毁了他大清江山的高人。 当这封圣旨流传出来之后,立刻在城外的义军之间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 意见不相同的人们各执一词,互相争执不下,哪一方都无法劝住其他人。 同意的认为这是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机会。 既能将满清***赶出中原,恢复汉人河山,又能减少己方的损伤,何乐而不为? 况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城内的康熙等人经过这一路的收拢被打散的清军,也有了股战力。 要是真要强攻,最终的胜利者毋庸置疑,可付出的代价也肯定小不了。 能够兵不血刃就解决战斗,自然是件极好的事情。 不同意的则认为,这一定是***的阴谋诡计,答应下来就是上当了。 尤其是要求方譬进城议事,肯定是别有用心。 说不定就是做好了埋伏,想对这位方少侠下手,以此威胁义军做出让步。 绝对不能答应! 反正已经将这些***团团围住,大不了豁出性命直接杀进城去,何必向这支残兵败将妥协! 还有的,则是认为投降可以接受,但必须让康熙小儿出城来谈。 因为现在该示弱的是这些***,怎么也不该是他们先给出诚意。 况且方譬在这些义军心里,哪怕比不上沐剑声和陈近南的地位, 那也绝对是仅次于他们二位的领袖人物,怎么能轻易犯险! 除了这些呼声之外,也有些有着别样心思的人,在暗地里窥伺事情发展,试图从中牟利。 喜欢从七侠镇开始当神捕 远水轻舟 第(3/3)页